【石榴云/新疆日报】联合国际力量共同推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专访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 

  近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张元明研究员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该所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启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BCAA)”。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BCAA的成立对新疆及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哪些新机遇?就此问题,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专访了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 

  问:新疆生地所联合国内外相关机构启动BCAA意味着什么? 

  答: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新疆生地所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也正是在秘书处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方科学家牵头启动BCAA 

图为张元明(右)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穆雷玛女士签署《合作备忘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BCAA目前第一批有11家成员单位,主要包括“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日本鸟取大学等。 

  BCAA将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相关议定书的指导下,汇集多国科学家的智慧,重点关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就导致物种濒危的机制、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关键问题开展联合研究。 

  依托这个平台,未来我们会充分把在新疆和我国干旱区开展的研究工作同国际接轨,并把国际上的研究力量吸引到新疆,开展多边合作,将整个干旱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统一完整的保护策略,这对全球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问:新疆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哪些独特性?面临哪些挑战? 

  答: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1/3,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这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十分独特,孕育了丰富的抗逆生物资源,比如抗高温、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抗低温等。许多物种是人类栽培作物、果树以及家畜的野生近缘种或祖先种,这些都是人类生计赖以发展的生物种质资源。 

图为张元明主持COP15边会“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与绿色生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国新疆是全球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生物物种具有特殊的区系地理成分,也是众多生物区系汇交的区域,形成了全球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特征。这其中有很多是新疆的特有物种,也包括大量的珍稀濒危物种,在人类充分研究、认识和利用之前,这些物种消失或者灭绝对整个人类来讲都是无法估量的损失。 

  事实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与湿润区的生态系统相比,更容易发生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事件。 

  近些年,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在新疆的一些濒危的物种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比如以新疆野苹果为主要优势种的天山野果林,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扰动、病虫害的侵扰以及气候变化等影响,其分布面积、物种丰富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野果林生态系统退化比较严重,亟待加强保护这些人类宝贵的遗传资源。 

  因此,对干旱区生物多样性,要持续加大关注和保护力度,加强研究,这也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问:新疆生地所近年来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研究成果? 

  答:新疆生地所成立于1961年,是中科院部署在新疆从事干旱区生态资源环境领域研究的一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所老一辈科学家对新疆生态环境资源的本底开展了全面调查,这些工作也为新疆后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科学支撑。 

  不仅如此,我们还对新疆域内分布的以及在中亚区域分布的干旱区重要物种进行研究,包括物种编目、种群动态、遗传结构、起源演化,以及对逆境的适应机制等,为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在动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我们主要关注干旱区生态系统当中的一些旗舰种、建群种,比如说准噶尔荒漠的蒙古野驴、普氏野马、鹅喉羚等,这些研究工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我们还积极同中亚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尤其在中亚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发表了大量有影响力的学术文章,把中国学者的一些学术观点在国际上进行交流。 

  问:目前COP15第二阶段会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对我们开展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哪些新机遇? 

  答: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了全球高度期待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确立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这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未来,新疆生地所将抓住COP15第二阶段会议取得成效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拓展面向中亚、非洲等“一带一路”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方案应用到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个领域,促进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信息的共享和生物资源惠益分享,共建“干旱区生命共同体”。 

  同时,新疆生地所将努力推动实施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大科学计划,例如近些年新疆生地所牵头开展的咸海生态修复问题研究,不仅帮助当地解决了实际问题,促进区域间的和谐共存,同时也为建设干旱区命运共同体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新疆生地所依托BCAA,正在积极推动“咸海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立项,为中亚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的落地实施搭建国际化平台。 

  问:作为科研工作者,对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哪些更好的期待? 

  答: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除了科学研究以外,还有两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就是一支来自政策制定者,另一支来自社区参与。在政策制定方面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制定相关的保护策略。社区参与包括公众教育、科普教育、公众宣传、能力建设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只有做到了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和社区参与三者的协同,才能够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育这一个复杂的体系当中找到支撑节点,这样才能够发挥1+1+1>3的效果。我们成立BCAA就是为了实现这三者的有机结合,通过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实现,最终为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2030使命和2050愿景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外,作为科研人员也期待能够更加重视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青年人才队伍的培养,因为这是学科领域的一个生力军和后备力量。目前,新疆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面还存在短板,相信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这一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